引 言
匯溪是大營街的別稱,位于玉溪壩子西南部的玉泉山下州大河畔。東北低,西南高,日照充足,四季如春,氣候宜人,是遠近聞名的“云南第一村”。
每年的冬半年(即干季11月—次年4月),因受南支西風急流控制,匯溪空氣溫暖干燥,因而晴天多,日照時數多,日間的太陽總輻射強,氣溫高。同時,由于天氣晴朗干燥,夜間輻射冷卻亦強,因此,早晨氣溫低,晝夜溫差大。夏半年(即雨季5—10月),本地處于副熱帶高壓帶南部,常受來自赤道海洋的西南季風影響,濕度大,水氣足,降水和云量多,日間輻射能量收入減少,夜間輻射冷卻也弱。由于海拔高,因此,形成冬暖夏涼、四季如春、夏秋多雨、冬春干旱、雨量同季的氣候。
千百年來,匯溪以農業為主,分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物兩大類。糧食類:壩區有水稻、小麥、蠶豆、苞谷、薯類、小雜糧等。山區因氣候限制,水溫低,多種冷水谷、苞谷、小麥、蕎子等。經濟作物類:種植烤煙及油菜。匯溪的農戶,以自產青菜、白菜、韭菜、蘿卜、洋花菜、青蒜、茄子、辣子、萵筍、洋芋、干芋、各種豆類及瓜類自食。
20世紀80年代,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,大營街抓住機遇,走共同富裕的道路,經過匯溪人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,率先成為一個文明富裕的新興農村,被譽為“云南第一村”。四通八達的交通道路、繁花似錦的街心花園、光華璀璨的彩色燈柱和群星閃爍的燈海光流,展示了大營街的蓬勃生機。
匯溪雖系蕞爾小邑,但是人杰地靈,出過李鴻祥、任大延、郭才三、王國靖、黃子方等許多有深遠影響的歷史人物。因而,在歷史上亦不乏為國為民披肝瀝膽、忠勇剛毅之士,他們在推翻帝制、反抗侵略的斗爭中舍生忘死,立下豐功偉績,為后人所傳頌。
至于倡修水利、造福民眾,筑橋鋪路、改善交通,興辦學校、培植人才,捐功積德、修寺建廟,懸壺濟世、治病救人等等熱心地方公益事業的人士,更是綿延不絕,代代有之。
李鴻祥近照
前賢是后人的楷模,記述前賢的業績,亦是為了發揚光大一種民族精神??上Ц鞣N條件所限,查找無考,史焉不詳,很多人的姓名事跡已被逝去的歲月所淹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