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開文(1876-1922),字炳然,生于通??h鄭家村,從小體格健壯,喜文尚武,順利考取童生、庠生。后因廢除科舉而棄儒從商。
1904年到昆明,時逢招考官費留日學生,鄭開文順利通過考試,與唐繼堯、李根源、謝汝翼、羅佩金、葉荃等20余人被錄取,就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。在校期間,認識了孫中山先生,并加入同盟會。
1909年,鄭開文畢業回國,被選為云南講武堂教官。據統計,這一時期云南陸軍講武堂的47名教職員中,同盟會員有17人,革命分子11人,傾向革命者8人,政治態度不明者11人,是同盟會和革命派的重要活動場所。
曾是云南陸軍講武堂學員的朱德,后來在《辛亥革命回憶》一文中說,云南陸軍講武堂成了“云南革命的重要據點”和“西南團結革命力量的核心”。
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,消息傳到昆明后,云南同盟會員和革命人士積極響應,決定依靠已經由講武堂師生控制的新軍發動起義。10月30日(農歷九月初九),經激烈戰斗,昆明“重九”起義成功,建立了以蔡鍔為都督的云南軍都督府。隨后,云南組織北伐軍支援武昌起義,出兵北伐。
1913年,蔡鍔調北京任職,唐繼堯接任都督。隨唐繼堯北伐并已升任師長的鄭開文,出任云南憲兵司令。
1915年12月,袁世凱復辟帝制,云南首先舉起護國旗幟,通電全國,反對帝制,擁護共和,宣告云南獨立,并出兵討伐袁世凱。同時,組建護國軍政府,推選唐繼堯任都督,以蔡鍔任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,李烈鈞任第二軍總司令,唐繼堯任第三軍總司令,鄭開文出任云南衛戍司令官。最后,護國戰爭取得了“再造共和”的勝利。1916年12月,在護國之役中的滇軍有功人員得到各種嘉獎,鄭開文被授予陸軍中將銜,并出任云南陸軍講武學校(即原云南陸軍講武堂)校長。
云南陸軍講武堂和云南陸軍講武學校,是云南辛亥革命的中心,培養造就了不少著名的軍事骨干、軍事家和革命家,還吸納大批朝鮮、越南、馬來西亞青年,培養了不少杰出人才。在鄭開文出任校長期間,朱德曾回??赐蠋熰嶉_文,與鄭開文及葉劍英等人合影留念。
1921年,鄭開文隨唐繼堯出亡香港,次年由香港經廣西返滇,途中率領一個警衛營作唐之后衛。行至宜山,被土匪包圍,因寡不敵眾,不幸中彈身亡。
鄭開文有“清廉將軍”的美名,生活簡樸,住房簡陋,還常把薪金拿出來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和士兵。他常告誡家人:“做官絕不能受賄,如得了賄賂,就會做損陰德的事,將來子孫就不可能昌盛,并且會損壞民眾的利益,害國害民,就是壞官、壞人?!碧评^堯念其功績,在昆明厚葬鄭開文。
鄭開文除了軍事才能外,也有較深的文學功底。他曾為家鄉撰寫對聯二副,由云南知名學者趙藩書寫,刊刻懸掛于秀山海月樓和清涼臺走廊。
海月樓楹聯:
匹馬入樓闌,仰視飛鳶,最難忘燈火兒時,風雨寄亭朝煮粥;
只身還栗里,倦懷歸鳥,好藉此名山老去,松杉曲徑晝眠琴。
清涼臺楹聯:
別去十年,曾經大地山河從新整頓;
歸來萬里,只覺雙湖云樹依舊蔥蘢。